同一款人工水晶體,有的醫療院所收到七萬五,有的院所收四萬五、四萬二,就算用健保比價網,也常搞不清楚,更無從得知價格與該醫材的效益是否相符。
為終結收費亂象,健保署日前預告修正草案,現有差額特材類別將全面訂定自付額上限,至於未來新增類別,除了擬定上限價,也將依臨床實證等級訂定健保給付比例,最多可給付四成,減輕民眾負擔。
2021人工水晶體費用針對人工水晶體、心臟支架等現有十類差額特材,健保選定一個健保已給付項目為參考品,根據參考品支付價給付給醫院。至於民眾端,並沒自付差額的上限,以至於自付額在不同醫院差距很大,同廠牌同產品在不同醫院價差可能高達數萬元。
以「美德科」美來視軟式人工水晶體(非球面軟式、散光)為例,依據健保比價網登錄資料,在新北市某眼科診所需自費七萬五千元,但在高雄市另一家眼科診所卻只要四萬兩千多元。
為改善亂象,此次修訂有兩大重點。首先針對既有十類差額特材,將依功能分類後,由特材共擬會議全面訂定上限價格,這樣一來,扣除健保依參考品所支付的金額後,民眾自付差額就有了天花板。
跟水晶體最直接相關的疾病,就是白內障,雖然白內障跟高度近視、紫外線的傷害相關,但還是算「正常退化的疾病」。眼科醫師中流傳有一句話,「白內障總有一天等到你!」 簡單來說,就像皮膚會老化、生皺紋是一樣的,水晶體也會老化,但皮膚被太陽曬了之後,會老化的特別快,使用不當的保養品,也會造成皮膚刺激、提早老化;水晶體也是一樣,看手機看太多、沒有防曬就出門,或是長期用眼,就會讓水晶體老化特別快。 而水晶體對紫外線的吸收力很強,可以阻止紫外線直接照射到視網膜,即使沒有直直看著太陽,還是會透過物體折射到眼睛內,所以建議只要當天紫外線量高,最好都要撐陽傘、戴太陽眼鏡出門。 而水晶體在角膜的後面、視網膜前面,可以當成是一個透鏡,光線射進來的時候可以讓看到的物體,準確的投影在視網膜上;但如果失去了水晶體,投影就不準了,必須要戴1000度的遠視眼鏡才有辦法生活,同時也沒辦法調控看遠、看近的能力。
人工水晶體有分成球面、非球面單焦點、非球面多焦點,或是散光人工水晶體。球面的水晶體健保有給付,跟非球面的比較,可以想成傳統電視跟液晶螢幕的差別,「畫質」或是「色彩效果」沒那麼好,但對一般人來說也很夠用了。 單焦點的只能選擇一個看得清楚的點,比如你選了看遠處的水晶體,遠處就看得很清楚,近的就看不清楚,反過來也是一樣,同時色彩還是有一點誤差;而多焦點的缺點是,光線進來時會有17~20%左右的損失、又要分給遠近(雙焦點),或是遠中近(三焦點),所以沒辦法看得像單焦點那麼清楚。
水晶體越貴越好?
究竟怎麼選擇?是不是越貴的越好?其實並不然,建議白內障患者還是得先經過眼科醫師檢查,讓醫師針對個人的度數、視網膜以及角膜的條件,再加上個人生活的型態,和醫生討論後,才能夠選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水晶體。
喜歡戶外活動、3C重度使用者
如果是喜歡戶外活動,或者是3C重度使用者,不妨可以選擇能過濾有害藍光的黃色水晶體,這樣子光線可以變得比較柔和。
工作需要色彩鮮豔者
但是如果工作上需要色彩鮮豔感的話,可以考慮選擇透明的人工水晶體,再戴太陽眼鏡或抗藍光眼鏡來防曬。
夜間活動多者
球面與非球面的人工水晶體的區別,是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可以有效的解決球面像差及眩光的問題,提供較好的夜間視力,對夜間活動較多、有夜間開車需求的人而言,是比較好的選擇。
單焦點VS多焦點
單焦點跟多焦點及調節式的人工水晶體,該怎麼選擇呢?多焦點以及可調節式的人工水晶體,術後看遠看近都不需再配戴矯正鏡,可以同時解決白內障和老花的問題。
但和戴多焦眼鏡一樣,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,且有夜間開車容易受到眩光影響的缺點。可調節式人工水晶體跟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一様,可以解決白內障的同時也解決老花的問題。
白內障開刀不再是惡夢
雖說白內障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老化疾病,但隨著醫學的進步,人工水晶體功能越來越多,白內障開刀再也不是惡夢,白內障也成了可逆的疾病;也或許在換了人工水晶體後,能解決更多眼睛上的疾病,再度開啟眼睛的第二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