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着技術不斷提升、人工晶體更為先進,不但令手術更為精準及安全,更可以一併矯正散光、近視、遠視、老花等問題,令患者享有更佳的視力。不過,做白內障手術是否全無風險?林林總總的人工晶體應如何選擇?

白內障手術前要評估嗎?術後如何護理?
病人在手術前後都需要使用抗生素,術後亦要小心護理,包括不能捽眼、外出時要戴眼鏡保護等等,以抵禦細菌襲擊。現時病人出現細菌感染的風險亦降低至萬分之一或更少。

為了避免視網膜因為眼球被刺激而脫落,在手術前需要接受詳細評估,尤其是較年輕的人風險愈高,如果視網膜有問題,病人則可先以激光「焊實」視網膜,以減低視網膜脫落的機會。

白內障夠熟才可做手術?手術風險愈熟愈大?
過去很多人以為白內障要夠「熟」才要做手術,但其實白內障愈熟,手術的風險會更高。白內障愈熟則愈硬,把它乳化打碎的過程或需要利用更大的能量才能成功,有機會傷及角膜內層細胞,最終可能要換角膜以恢復視力。

白內障指數達三、四度(十度為最高)又或者視力模糊問題影響到日常生活,便需要做手術,亦可以減低因為視力不清而跌倒受傷的機會。

術後再出現視力模糊?如何解決?
部分人在手術後再次出現視力模糊的情况,未必因手術失敗或白內障復發導致,而是出現因為殘留組織再生所致的後囊增生,四、五十歲較年輕人士發生的機會達六、七成,年紀愈大出現後囊增生的機會則愈低。萬一出現後囊增生情况,通常只需做一個簡單的小手術便可解決。

選擇晶體愈貴、愈多功能愈好?
白內障手術同時會為病人植入人工晶體,然而人工晶體種類眾多,白內障手術費用2020-2021由最初的單焦距,發展至雙焦、三焦,更有長焦距、漸進式,如何選擇才好?

選擇晶體不是最貴或最多功能便最好,每種晶體都各有優點和限制,加上每個人的需要和情况也不一樣,最重要是醫生憑經驗,根據病人的需要而作出適合的建議。他舉例說,有一對夫婦都要做白內障手術,丈夫需要處理文件及開會,最希望不用戴眼鏡,故選擇可看清不同距離的三焦距晶體;至於妻子則需要晚上駕車,故其中一隻眼使用長焦距晶體,幫助她看清汽車表板和路標,而又避免了多焦距晶體可能在暗環境的眩光問題。

術後無法適應人工晶體怎辦?
有些人植入人工晶體後,可能無法適應或未能應付日常所需。若出現這類情况,病人毋須啞忍,可以再做手術更換人工晶體,曾有個案在手術後3年更換晶體亦沒問題。其經驗顯示,只要在手術前向病人解釋清楚人工晶體的特性及可能存在的代價,病人的滿意度也會較高。